我校于9月21日---29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数学“仁智课堂”展示课,参加此次展示的是我校9位年轻的数学教师,她们来自不同的年级,每节课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数学广角——搭配
唐倩倩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搭配》一课,从数学乐园的大门钥匙密码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教师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提出总结,让学生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广角——数与形
李婵老师执教的是《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课。本节课李老师“化数为形”,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比的意义
吴付平老师执教的《比的意义》一课,教学设计巧妙,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巧妙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教学环节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比的读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这些知识点,学生借助教材进行自学,同时设计多层次练习,达到理解掌握本节课的目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孙秀荣老师执教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她引导学生从观察、操作到填空、计算,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思考,教学要求逐步提高,体现了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不断加深认识、掌握方法的教学意图。练习设计能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突出内容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扩展的空间。
1亿有多大
谭瑞老师执教了《1亿有多大》一课。这节课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提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张珂老师执教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课教学思路清晰,从复习导入到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都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了“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新问题,用旧知求新知,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角的初步认识
高雪老师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情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指一指角。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角之后,通过折一折,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理解角是有大小的。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史丽婵老师执教的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百分数是在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史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倍的认识
胡芬芬老师执教的是《倍的认识》一课。《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概念课,它是在学习乘除法基础上的教学内容。数学概念中的倍代表着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机会不多,缺少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0月9号下午,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小会议室进行了评课。整个活动由张万霞副主任主持,首先由授课教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再由评课教师针对每一节课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最后,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也对我校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励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