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窗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举办“忆先贤 传家风”主题道德讲堂活动

时间:2018-04-08 17:26:23  来源:十三小办公室  作者:刘兵

  为弘扬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倡导团结和睦、文明礼貌、积极进取的良好家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4月3日,信阳市第十三小学在学校大会议室举办了“忆先贤 传家风”为主题的2018首期道德讲堂活动!活动在办公室主任陈晓红深情的语言中拉开了帷幕。本期活动分为看视频、学经典、诵家书、唱歌曲、送吉祥、做点评六个环节。

  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也叫门风。简单地说,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为了帮助大家对家风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特意精心挑选了央视有关良好家风报道的视频让大家观看。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景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一年级语文组长杜辉领着大家诵读了《朱子家训》。

  习近平曾在给父亲习仲勋的拜寿信中说,“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可见父亲对孩子的一生都影响深远。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为儿子书写的200多封家信更是为世人所惊叹,傅雷家书里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安保主任周慧莹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读了其中的一封。听后大家无不被傅雷事无巨细的舐犊之情所打动。

  每个家庭的家风可能不尽相同,但谦逊礼让、互尊互爱、相帮互助为家风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之间必然能够友好相处,维持这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只有家庭和谐才能万事顺兴旺。接下来我们学校甘鑫主任、崔阳、葛瑶、胡园园四位老师为大歌带来一曲喜气洋洋的《家和万事兴》,他们喜庆的装扮,磁性的歌喉把这次活动推向高潮。

  我们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家里的一员。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团结拼搏,互帮互助,以和为贵必然会组成一个友爱,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接着十三小大家庭的家长为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送上吉祥,祝大家和和美美,健康快乐。老师们看着手中的吉祥物,个个笑眯眯,乐淘淘,开心极了。

  活动临近尾声时,王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入地点评,号召每位教师不仅要知晓先贤的感人故事,更要继承他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我做起,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用良好的家风熏陶人、启迪人、滋养人。

  良好的家风可以兴旺家族,良好的校风可以成就名校。唤醒沉睡的家规家风,让新一代中国人重塑家规威严,重振家庭雄风;让年轻人在脑海中铭刻家规家风概念,在清晰中传承优秀的家庭美德,从而汇聚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相信,随着“重视家风、管好家风、扶正家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的家庭会更加幸福,我们的工作定能更上一层楼。

返回